首頁 > 最新消息 > 新聞專欄 > 【張總專欄】張峰榮:保障居住安全 應加速危老重建
新聞專欄
2019-07-26

【張總專欄】張峰榮:保障居住安全 應加速危老重建

張總專欄-工商時報.png
【工商時報/專家看房】應該先從根本去傳遞「危險建物居住安全」的中心思想… 今年418大地震長安東路二段的一棟建築物發生傾斜,間接成為催化當地住戶整合的助力,因為同樣位在長安東路上的危老個案,基地大約上百坪,六位地主分別持有,協商住戶意見歷經10餘年,終於在今年6月,也就是418地震過後,獲得最後二戶同意,簽訂合作興建合約,完成最後的整合工作。

這個個案是透過開發公司進行住戶整合,由安信建經承接興建管理及籌措融資,在整個過程中,其實可以觀察到二個現象,一個是過去建築經理公司(簡稱建經公司),主要是面對購屋者、銀行機構、營造商等對象,站在第三方立場,進行房屋興建過程中意見的整合及監督管理,以確保建物順利興建完工交屋,看似與社會大眾無太多交集,但現在在都市老屋翻新的浪潮下,建經公司現在也開始踏入協助地主重建的領域,開始提供地主諮詢、輔導與協助,甚至自組「危老重建推動師團隊」,協力增援都市更新的發展。

 

其二是不論是政府或是民間對於危老都更的案件進行仍太過緩慢,大多民眾都沒有意識到改建的急迫性,除非地震某處老舊建物倒塌了,改建聲浪才會被政府與民眾關注,筆者認為不論是政府或民間企業,應該先從根本去傳遞「危險建物居住安全」的中心思想,並非因個人利益或商業考量、取得額外獎勵亦非首要,最實質的目地應該是真正保障人的居住安全,維護整體都市的安全。

 

依照過往經驗,需100%所有權人同意的協議合建,平均案件從經手到申請建造執照完成,至少都需歷時5年,但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,就都是徒勞無功,顯見最困難的部份其實是「人」的意見整合,安信建經也因此舉辦過上百場地主說明會,讓民眾了解申辦機制及實際情形,但民間力量始終有限,建議政府應該與企業合作,安排特定快速通關窗口,組成專業輔導團隊,共同走入老宅社區,從前期評估、政策諮詢、協請送件,到最終取得獎勵,盡速讓住戶確立未來改建的藍圖,期間能有效加快住戶的共識凝聚與整合,更達到加速危險老舊建物成功重建,讓老舊社區的居民,不再擔心地震造成建物倒塌,從此安心居住生活的目的。

 

張總媒體專欄

峰榮:保障居住安全 應加速危老重建【工商時報   2019.07.26】

您可能也想看
電話:(02)2345-3377傳真:(02)2720-3938110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 100 號 8 樓
網站資源隱私權聲明服務條款©安信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
信義履保查詢
聯絡我們
聯絡我們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