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年2月份安信月報】
目錄:
Hito焦點新聞
三大新商場今年將見客 北市百貨業產值 逼全台4成
【2025/02/23 工商時報】
台北市百貨密度全台最高,信義區密度更居全球最高。儘管如此,今年北市還有三大百貨商場齊開,包括下月20日開幕的三井不動產南港LaLaport、統一集團的信義Dream plaza,以及遠東集團的大巨蛋Garden city,合計近10萬坪賣場加入,推升北市百貨商場產值逼近全台4成。
房市風向球 亮衰退黃藍燈 市場關注329檔期走向
【2025/02/14 經濟日報】
住展雜誌發布北台灣市場最新調查,2025年第一個月,預售屋推案量、新成屋戶數、來客組數均下挫,房市燈號由綠燈轉為衰退黃藍燈,為近兩年來首見。據調查,1月新屋「房市風向球」分數掉到39.8分、燈號轉為衰退的黃藍燈,寫下兩年來首見。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,1月逢農曆年節,加上整體環境偏空,寒流一波波也吹散人潮,指標建案每周平均來客組數降至14組,再寫近期新低。
房市不用太悲觀?調查:買房意願指數回升至去年8月水準
【2025/02/24 Yahoo新聞】
根據統計,今年1月台灣六都買賣移轉棟數,月減幅達3成多,年減幅更高達4成多。央行指出,觀察近期國內房市價和量都有降溫趨勢,國內房市呈現「交易量縮、價格漲幅縮減」。至於根據國泰金控2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則顯示,民眾在買房意願指數回升至去年8月的水準,顯示國內房市未來有機會不會呈現價量急凍的情況。
北市豪宅雙雄 皇翔、元利熱銷
【2025/02/22 中國時報】
近來房市轉冷,台北市200萬俱樂部指標豪宅仍有亮眼表現,包括信義計畫區「皇翔御琚」與大安森林公園首排「One Park Taipei元利信義聯勤」兩大超豪宅都創下銷售佳績,如「皇翔御琚」2024年實價已揭露9戶,創下歷年新高;「One Park Taipei元利信義聯勤」亦以6筆交易傲視大安區豪宅市場,兩大指標案穩坐該區金字塔頂端,成為「北市豪宅雙雄」。
內政部修都更危老建築容積獎勵辦法 估8千棟921前老屋適用
【2025/02/20 中央廣播電台】
為配合「都市更新條例」第65條修法,內政部今天(20日)部務會報通過「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」修正草案,預估全國8216棟6層樓以上合法建築物、約27萬戶受惠,申請中案件仍得適用修正後規定。
【信義房價指數】
大台北房價指數
統計時間:2025.02.14
地區/月別 |
台北市 |
新北市 |
台北地區 |
2025/01 |
163.95 |
200.16 |
178.84 |
2024/12 |
166.28 |
200.43 |
180.21 |
月增減率 |
-1.40% |
-0.13% |
-0.76% |
2024/01 |
156.36 |
184.58 |
167.57 |
年增減率 |
4.85% |
8.44% |
6.73% |
危老專區
500萬戶老屋急都更擔心鄰損不更新? 專家:有兩大風險恐得不償失
【2025/02/11 自由時報】
近期北部建案因地下水位偏高或施工不當造成「鄰近房屋受損」事件頻傳,讓不少原本想老屋都更、危老重建的屋主出現遲疑,擔心如果房屋改建造成鄰損,恐面臨巨大的損失,因此導致老屋更新進程大幅放緩。對於這樣的狀況,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,建案施工造成鄰損,主要是地層軟弱與施工管理不足所造成,這些狀況只要強化建築結構設計及注意施工安全品質,就都可以克服。
都更專區
「連鎖式都更」奏效!信義兒福5大基地全搞定了
【2025/02/03 經濟日報】
國家住都中心推都更 今年再推北市精華區五大都更案
【2025/02/01 經濟日報】
安信時刻
張總專欄|2025危老重建兩好兩壞 唯曙光依舊
【2025/01/15 中國時報】
定期收到快訊?加入安信line@
第一顆好球是中央與地方持續且積極推動危老重建,不斷培養「危老重建推動師」,簡化行政流程,並由專業人員介入輔導重建案,提升重建的成功率。其次,內政部已通過「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」修正草案,放寬原建築容積獎勵適用範圍,對象由僅限於實施容積管制前已興建完成、取得使用執照的合法建築,放寬為當時已申請建造執照的建築物皆可適用,預估全國將約有8,216棟六層樓以上的合法建築物、約27萬戶受惠;唯都更與危老法源不同,但都更條例修法後,預期未來官方修改危老容獎辦法時,將此項放寬重建措施擴及危老重建案的機率大增,適用危老重建的老屋數量也會更多。
第二顆好球,則是雙北市新開發的重劃區驟減,前幾年還有北士科、新店央北、板橋江翠北側、土城暫緩和運校段、八里台北港、三重二重疏洪道及仁義段等重劃區,土地供給量不小。但2025年後的新重劃區銳減,只剩新莊塭仔圳、中永和秀朗橋北側重劃區進度較快;未來雙北市新重劃區土地供給量下滑,素地取得不易,建商若要持續經營推案,勢必要回頭擁抱老屋重建市場,進一步推升重建量能。
雖然老屋重建有以上兩個優勢,但同時也出現兩顆壞球,分別是「房市景氣走弱」、「民眾重建分回期望值仍偏高」,可能會拖累重建整合進度。
根據過去的整合經驗,筆者認為,每當房市景氣旺盛時,因建商普遍願意給予較好的分回條件,整合成功的重建案數量較多。但若景氣走弱、房價下挫時,建商給予地主的分回條件變得保守,可是地主並未感受到景氣走弱的衝擊,依舊期望取得優渥的分回條件,與建商的想法落差更為懸殊,整合成案的機率會降低。
我們可以看到,全台灣屋齡持續增長,尤其雙北市老屋數量與比例居高不下。而雙北市都會區開發已高度飽和,若要大量興建新房子唯有透過老屋重建才能達到目標。因而,我們仍樂觀看待今年的重建市場,而地主若期盼分回條件不變,乃至於更好,不妨可透過安信建經「全案管理」委建模式來滿足地主老屋換新屋,且獲得更安全居住空間的需求。
北區大宗資材價格
資料來源: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