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年4月份安信月報】
目錄:
Hito焦點新聞
2024住家租金標準 迎2大變革
【2025/04/21 中國時報】
房東誠實報稅,適用囤房稅2.0優惠稅率門檻的「房屋當地一般租金標準」將大改革!據知,即將公告的2024年度租金標準,將從過往房屋現值的一定比率,改以2014年中為分水嶺,區分新、舊標準單價,並納入土地價值考量,以大安區屋齡30年、30坪房子,土地持份約1坪計算,門檻增加4到5成,房東適用囤房稅2.0優惠稅率的門檻會墊高。
央行定調 不調降存款準備率
【2025/04/18 經濟日報】
中央銀行17日提出五點回應,強調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,若有臨時性資金需求,央行握有7.26兆元定存單,可彈性支應市場所需,尚無須以調降存準率來挹注市場資金。
土地租人蓋房 當心契稅
【2025/04/18 經濟日報】
民眾若出租土地給承租人,並約定由承租人出資興建房屋,但建照與使用執照登記在土地所有人(地主)名下,這類情況已符合契稅課稅要件,應依法申報繳納契稅。如果建照、使照是登記在承租人名下,則不屬於契稅課稅範圍。稅務局說明,該類案件雖表面為土地租賃,實際上承租人並非僅獲得土地使用權,而是與土地出租人約定在承租期間內自費興建房屋,並以土地出租人名義辦理建築與使用執照。雙方形成的不只是租賃關係,而是土地使用權與興建完成之房屋互換的混合契約,具有互易性質,依法構成契稅課稅標的。
房市買氣冷淡 新屋促銷 早鳥價、超甜價都有
【2025/04/21 經濟日報】
房市受到打炒房、政經局勢不佳等影響,市場買氣冷淡,建商急尋對策,積極打出銷售新牌,嚴防新推案就卡住。業內人士指出,建商以早鳥價、潛銷階段提供限量超甜價格,但專家提醒消費者,仍須注意後續資金鏈風險。
回溫了!3月預售房市燈號轉為穩定綠燈
【2025/04/17 經濟日報】
住展雜誌發布最新北台灣新建案市場調查,3月房市燈號轉為代表穩定的綠燈,六大構成項目,預售屋推案量、新成屋戶數、成交組數、來客組數走升,待售建案數分數下降,議價率持平。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,3月開始進入傳統房市旺季,還有329檔期到來,建商布局新案,風向球供給面指標預售屋推案量、新成屋戶數都較上月增加,其中新成屋戶數來到逾900戶,較前月增加400多戶。
環狀線北環段最後一塊拼圖 開工
【2025/04/17 聯合報】
捷運環狀線北環段最後一塊拼圖「CF690B區段標」昨動工,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,此區段標歷經10次流標,去年終於標出去,預計2031年完工,屆時從北市劍南路站到新北產業園區站僅需28分鐘,到士林站僅8分鐘,大幅提升雙北交通便利性。
【信義房價指數】
大台北房價指數
統計時間:2025.04.16
地區/月別 |
台北市 |
新北市 |
台北地區 |
2025/03 |
160.51 |
204.54 |
178.81 |
2025/02 |
162.29 |
204.03 |
179.72 |
月增減率 |
-1.32% |
0.25% |
-0.51% |
2024/03 |
162.66 |
188.99 |
173.13 |
年增減率 |
-1.54% |
8.23% |
3.28% |
危老專區
危老時程獎勵大限剩一個月!送件潮湧入搶搭末班車
【2025/04/09 經濟日報】
《危老條例》最後一波時程容積獎勵將於今年5月11日截止,隨著期限逼近,全台掀起一波送件潮。根據內政部統計,今年截至2024年2月28日,全台危老重建受理申請數增加95件、核准數也增加78件,反映出民眾積極把握最後1%時程獎勵落日前送件。
根據內政部統計,截至1月31日,全台危老重建受理案件累計達4,404件,較前一月增加45件;截至2月28日,進一步增至4,454件,單月新增50件。至於核准案件部分,截至1月31日累計4,110件,月增41件;截至2月28日則達4,147件,較上月再增37件。
都更專區
海砂屋變身安全宅!新店大溪地社區都更案審議通過
【2025/03/29 Yahoo新聞】
三捷運交匯、學區優勢 斯文昌龍公辦都更案啟動招商
【2025/03/25 經濟日報】
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(以下簡稱住都中心)25日宣布,「斯文昌龍」(斯文里二期整宅)公辦都市更新案正式公開徵求出資者,並將於4月7日舉辦招商說明會,邀請業界優質團隊與有志之士參與。
住都中心表示,該基地面積約4,849平方公尺(約1,466.82坪),範圍涵蓋斯文里二期整建住宅及其東側建物,現況包含約252戶私有產權及295名土地所有權人,交通條件優越,位在北市大同區核心地帶,範圍東至大龍街、西至昌吉街33巷、南鄰大龍街85巷、北接昌吉街,鄰近圓山站、民權西路站、大橋頭站三座捷運站及國道交流道,通勤便利。
安信時刻
張總專欄|給地主四個建議 免淪為重建孤兒
【2025/03/22 中國時報】
在政府積極推動之下,近年全台掀起老屋重建熱潮,不少民眾對於重建抱持殷切期待;然而,在繁花盛開的重建熱潮之下,卻出現了「重建孤兒」,眼睜睜看著鄰房都已陸續重建,只剩自己的老屋孤零零地兀立於原地。汲取過去推動老屋重建的經驗,筆者給予地主四個建議,讓屋主不用淪為「重建孤兒」而懊悔。
建議一、慎選建商。部份重建案例中,是由地主將土地設定抵押來讓建商取得建築融資,若建商不慎倒閉落跑,因土地設定第一順位為銀行,地主不僅無法換到新房子,恐連土地有可能淪為被拍賣的命運。
其次,雖然都更、危老等融資被排除在《銀行法》第72之2規範外,但在央行限貸令衝擊下,有些銀行亦緊縮老屋重建貸款,致使實施者的資金面臨沉重壓力,倘若實施者本身財務過於脆弱,不幸倒閉後形成骨牌效應連累地主。因此,與建商談重建最關鍵的一件事,便是選擇一家值得信賴的建商。
建議二、善用「全案管理」完成重建。如果擔憂建商財力與建築品質等問題,又遲遲沒有適合的優質建商進場談重建,地主毋須沮喪,在地主百分百同意的情況下,可以眾志成城,善用「全案管理」的優勢來進行重建。
以安信建經「全案管理」為例,地主等同擔任重建業主的角色,參與、決定重建規劃相關事務,安信建經為地主協助遴選及建議適合的建築師、取得優惠融資、營造發包、成本規劃,以及完工後的銷售等一站到位式服務,由專業團隊來協助重建,能更圓滿、順利達到目標。
建議三、勿成為最後的反對戶。少數地主誤以為「反對到最後一刻,可以爭取到更好的分回條件」,可現實卻十分殘酷。觀察近期的重建案例,越來越多建商選擇把「反對戶劃出重建單元」,反對戶掙扎到最後落得一場空,值得地主們借鑑。
建議四、重建基地不宜過小。由於危老重建沒有最小基地規模限制,部份重建案申請的重建基地面積不到百坪、甚至僅有數十坪。基地過小的重建案除了施工難度高,營造成本往往會相當昂貴;由於小基地重建案,如沒有專業顧問團隊協助下,成本易失控,建築融資恐會卡關,再加上營造廠承接意願較低,重建計畫最終容易胎死腹中。
延伸閱讀:【危老知識懶人包32】身為危老重建<地主>,3大權益一次告訴您
台灣老屋與日俱增,若有幸能重建,可謂時來運轉。不過,地主應仔細評估自身條件與重建風險,才能夠選擇通往順利重建的康莊大道,而不是淪為「重建孤兒」的死胡同。
【報導連結】
2025.03.22 中國時報-【專家觀點】<-張總專欄:給地主四個建議 免淪為重建孤兒
北區大宗資材價格
資料來源: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。